乌鱼苗繁殖特点
文章来源:未知 发布时间:2020-10-29 12:14
品种:乌鱼苗繁殖特点
品牌:鸿盛鱼苗养殖场
特点:成活率高,精心挑选
类型:活鱼苗
产地:重庆
雌雄:统货
等级:优级
成活率:98%
可售卖地:全国
产品特性:抗病能力强
包装方式:双氧袋+泡沫箱+外纸箱
运输方式:活体运输
生长环境:淡水养殖
生长方式:人工
动物种类:鱼类
产品详情
鱼苗内包装使用双层氧气袋,确保无破损、漏气情况,可长期运输达15小时,鱼苗损耗率在1%以下;外包装采用厚纸箱内含防震泡沫箱,破损率在0.5%以下,亲可放心购买。

乌鱼的产卵季节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而异。在华南地区为4月中旬至9月中旬,5、6月最盛;中地区为5~7月,以6月较为集中,繁殖水温为18℃~30℃,最适水温为20℃~25℃。
乌鱼性成熟年龄,在不同的地区也略有差异。在华南地区通常体长为20厘米以上的1冬令鱼性腺已成熟,而长江流域一带则需要2冬龄和体长30厘米左右才能产卵。乌鱼能在池塘、河沟及水库等水域内自然繁殖,产卵场一般分布在水草茂盛的浅水区。怀卵量、产卵量与亲体个体大小有关。乌鳢的怀卵量通常每公斤体重约为2~3万粒。0.5公斤重斑鳢产卵量一般为0.8~1万粒,个别可达1.1~1.2万粒 。
产卵方式是营造巢类型。产卵前,性成熟的雌雄亲鱼成对地游动在产卵场地,共同用口御取水草、植物碎片及吐泡沫营筑略呈环形、直径约0.5~1米、漂浮于水面的鱼巢。巢筑成后,在风平浪静的早晨日出前,雌、雄鱼相互追逐、发情,然后雌鱼在鱼巢之下接近水面处,腹部向上呈仰卧状态,身体缓缓摇动而产卵于巢上。与此同时,雄鱼以同样姿态射精于此。鱼分多次产卵。产卵后亲鱼守于巢底,保护鱼卵,免受侵害。
乌鱼的卵金黄色,有油球,为浮性卵,卵径2毫米左右。鳢黑龙江亚种卵径略小,约1.5毫米。精卵的孵化时间与水温有关:水温较低时,孵化化时间较长;水温较高,则孵化时间短些。刚孵出的鱼苗全长3.8~4.3毫米,体遍布黑色素细胞,胸鳍原基出现,油球和卵黄囊使体部明显膨大,外形象蝌蚪,常侧卧漂浮于近水面,运动能差,依靠吸收卵黄而生。苗全长达6.1~6.2毫米时,胸鳍、鳃裂和口均已出现,卵黄内油球位置移至腹部,常呈仰卧状态于水面,并能向下作短程垂直运动。开始摄食,亲鱼随群保护。全长达7.4~7.5毫米时,全身黑色,卵黄囊消失,集群游动,开始摄食,亲鱼随群保护。全长达15.5毫米时,体呈黄色,奇鳍末端呈黑色,背鳍、胸鳍和臀鳍已具鳍条,腹鳍则始现鳍条,开始分散游动,亲鱼亦停止护幼 。
人工繁殖
1、雌、雄亲鱼的鉴别:在繁殖季节,雌鱼腹部稍膨大、松软,生殖孔突出;雄鱼腹部较小,不如雌鱼松软,生殖孔微凹。可根据下列特征鉴别雌、雄:雌鱼腹部呈灰白色,腹鳍条亦呈灰白色,胸部无黑斑;雄鱼腹部有很多斑点 。
2、亲鱼培育:选择生活力强、个体肥壮而又达性成熟的雌、雄鱼作为亲鱼。一般乌鱼饲养1年,最多2年即可成熟产卵。选择雌鱼应以体型较大的为好,产卵多,孵化率高,鱼苗发育也好 。
亲鱼多在冬季干塘时收集,必须进行专池培育,并投饲小鱼、小虾等鲜活饵料。平时要注意保护培育池的良好水质,适当灌水和排水 。
3、催情、产卵、孵化:进行人工催产所使用的催产剂,有鲤鱼、鲫鱼脑垂体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。
脑垂体的剂量为雌鱼每500克体重使用鲤、鲫鱼的脑垂体2~3个。注射:第一针注射1个,隔12~13小时后第二针注射2个。水温在20℃~25℃时,经17~18小时开始发情产卵,24小时基本产完。雄鱼脑垂体剂量减半,通常只做1次注射,待雌鱼注射第二针时随即给雄鱼注射 。
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剂量为雌鱼每500克体重用800~1000单位,第一针注射总量的1/3,第二针注射2/3。雄鱼剂量减半 。
受精卵最初沉于水底,吸水后浮于水面。受精卵黄色、圆形,相互连成片状,上浮于水面,可捞出集中在孵化池或塑料大口盆中孵化,孵化池大小为10米×5米x0.7米,可放受精卵50万粒。水温在20℃~22℃时,孵化需45~48小时。受精卵也可移入直径约60厘米的塑料大盆中孵化,每盆放5000~8000粒,用0.1毫克/升次甲基蓝溶液进行消毒,可防止水霉病发生